当前位置:首页>>检察文化
检察文化
成长道路上的“风筝”
时间:2020-08-18  作者:  新闻来源: 【字号: | |

成长道路上的“风筝”

              品悟《追风筝的人》

第一检察部五级检察官助理  王小玲

 

孩童时,风筝是我最喜欢的玩物之一。每当春风乍起,我站在草地上,将手中五颜六色的风筝放飞,当风筝徐徐飞翔于空中,色彩缤纷的风筝与洁净的蓝天白云互相衬托,无比艳丽。我和小伙伴们欢呼雀跃,追着空中的风筝……长大后,我许久都没再放过风筝。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品阅了卡勒德·胡赛尼的作品《追风筝的人》,我找到了不同于孩童时的“风筝”,那是成长道路上意义非凡的“风筝”。

《追风筝的人》讲述了一个发生在阿富汗的动人故事。故事的主人公是阿富汗富家少爷阿米尔与仆人哈桑,两人年龄相仿,情同手足,经常一起参加追风筝大赛。阿富汗的传统是线被切断而落下的风筝归追到他的人所有,而12岁的哈桑正是杰出的“风筝追逐者”。在一次比赛中,阿米尔放风筝切断对手的风筝,只要追到并拾得风筝,阿米尔即获得比赛的胜利。从小渴望得到父亲认可的阿米尔叮嘱哈桑一定要追到风筝,忠诚的哈桑只说了一句“为你,千千万万遍”就义无反顾地向风筝的方向跑去。好不容易追到风筝的哈桑在回来的途中被仰慕纳粹的普什图族人阿塞夫拦截抢风筝,为遵守诺言,哈桑不愿交出风筝而被阿塞夫强奸凌辱。阿米尔目睹了这一幕,却因懦弱、自私而未能挺身而出。倍感自责和羞愧的阿米尔最终逼走了哈桑,不久后因战争而逃到美国。二十六年后,阿米尔意外得知哈桑竟是自己同父异母的兄弟,而此时,哈桑早已因为守护阿米尔曾经的家园而被塔利班残忍杀害,而他的儿子索拉博被当年凌辱哈桑的阿塞夫控制,作为舞童玩弄。背负着沉重罪恶感的阿米尔决定回国拯救索拉博,进行自我救赎……

该部作品以“风筝”为主线,细腻勾勒出一个残忍而美丽的故事。风筝隐喻了自私、懦弱、背叛的人性特征。哈桑牺牲个人的尊严为阿米尔取回了最后那只风筝,而阿米尔却将莫须有的罪名强加在哈桑身上,逼走哈桑,对哈桑的背叛使阿米尔付出了惨重的代价,二十六的罪恶感、悔恨一直折磨着他。风筝象征着心灵上的救赎。逃离阿富汗二十多年的阿米尔在得知哈桑是自己同父异母的兄弟之后,内心几经挣扎,最终战胜懦弱,冒着生命危险回到被塔利班占领的家乡去解救哈桑的儿子索拉博并带回美国,收为养子。阿米尔第一次坦诚面对自己的错误,并主动采取行动来挽救曾犯下的错误。最终,他为索拉博追风筝时对索拉博说出了哈桑当年对他的忠诚表白—“为你,千千万万遍”,累积多年的罪恶、自责、悔恨在那一刻得到释放。

胡赛尼的笔犹如一把尖利的刻刀,将人性的真实刻画得近乎残酷而又不哗众取宠。除了阿米尔,该部作品中令我印象最深刻的人物,一个是阿米尔的父亲,一个是哈桑。哈桑是被人看不起的哈扎拉族人,是富家奴仆,没有金钱地位,没有接受文化的机会,但他勤劳勇敢、忠诚善良、向往读书,这一切与种族、宗教、等级无关,他对小主人阿米尔的一句“为你,千千万万遍”,直击读者心灵最软之处,令人感动不已。阿米尔的父亲,在生意上千辛万苦的投入使他获得了财富和地位,在公益事业上的呕心沥血让他成为民众敬仰的人物,他告诉阿米尔“盗窃是一切罪恶的源泉”,他是阿米尔眼里铁骨铮铮、光明磊落的硬汉。然而当拉辛汗揭秘哈桑竟是阿米尔的父亲与仆人的妻子所生时,我们难免大吃一惊,像阿米尔的父亲这样受人敬仰的人,也并不是十全十美的,为了声誉、利益,他不敢承认哈桑是自己的亲生骨肉,他的自私剥夺了哈桑获得父爱、获得教育的权利,也使得哈桑从小被人当成地位低下的哈扎拉人。

不管是阿米尔,还是阿米尔的父亲,都因为自私不约而同地伤害了善良忠诚的哈桑,在错误与责任面前,选择逃避。生活中,多少人都这样,因自私自利而伤害他人,不敢承认错误,不敢为自己的错误承担相应的责任,然后往复循环地活在罪恶、悔恨当中。

我不由地想起二区检的十二字精神——“敢担当、能吃苦、善创新、勇争先”,其中,“敢担当”是排在首位的。“敢担当”意味着应该承担的责任,不推卸,应该面对的困难,不逃避。如果阿米尔及阿米尔的父亲一开始就敢于面对自己的过错,为自己的行为承担责任,哈桑的命运可能就会不一样,他们也不必一辈子活在悔恨、愧疚当中。而二十多年后的阿米尔,在面对同样的情境时,他作出了不同的选择,这一次,他选择了勇敢面对,弥补对哈桑的亏欠,实现对自我的救赎。我觉得,这就是一种敢担当。

在成长的道路上,我们无时不刻都应该追求“敢担当”的精神境界。生活中,我们大多数人都一样,在困难、责任面前,第一反应就是选择逃避。我相信,人的本性是倾向于“舒适”的,但我更相信,人之所以为人,是因为有着普通动物所没有的主观能动性,勇于担当,是我们在成长道路上的必修课。

我记得学生时代的我,从不关心班集体的事情,班上搞活动,我不闻不问,只因为嫌麻烦,浪费时间,班委找到我希望我能出一份力,我总是委婉拒绝。自从品阅了《追风筝的人》,“敢担当”成为了我生命中不可或缺的“风筝”。记得有一次,单位老同事找到我,希望由我来担任品书分享活动的主讲人,活动的时间正好是我所在部门最忙的时间。不可否认,我内心的第一反应是拒绝的,按照以前的思维模式,我可能会找各种理由去推脱,但那次,我欣然答应了。尽管忙,尽管没经验,但我不想退缩。我不知道我能不能出色地完成任务,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但我知道,在我选择承担任务的那一刻,我已经在“敢担当”的成长道路上大大迈进了一步,这让我感到无比自豪。

在该部作品中,“风筝”之于主人公阿米尔,意味着对哈桑的亏欠,意味着人性中缺失的一部分,他只有追到了“风筝”,才能救赎心灵、获得完整人格。“风筝”于我而言,意味着敢担当,意味着成长与成熟。我想,每个人的心里都会有一个“风筝”,不管它意味着什么,都应该拼尽全力去追逐、去寻求答案。走进胡赛尼的《追风筝的人》,也许能让你找到心中的“风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