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理论研究
理论研究
“司法公正为人民”理论宣传学习系列之五十五
时间:2013-03-01  作者:  新闻来源: 【字号: | |

永远和人民群众在一起

—在中共广东省委十届八次全会上的讲话

汪洋

 

(接上)

 

第四,要畅通渠道,不断满足群众依法表达诉求的需要。拓宽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表达、诉求渠道,满足群众依法表达意愿和诉求的需要,是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一个重要措施。据信访部门统计,凡是工作透明、渠道畅通的地方,群众越级上访、重复上访率就比较低,反之则高。各地各部门要落实好领导干部联系群众制度,坚持省、市、县、镇四级领导干部定期接访和领导下访约访,加大重点民生信访案件办理力度,把来访群众当家人,把群众来信当家书,把群众反映的问题当家事,把群众工作当家业。要进一步完善镇街综合服务中心、人民来访接待厅和综治信访维稳中心建设,在机构设置、人员编制、办公条件以及经费保障上给予支持,将其作为方便群众反映诉求、及时了解社情动态的主阵地。在完善传统意义上的信访大厅建设的同时,各地各部门要顺应信息时代发展趋势,建立健全网上信访、手机信访制度和全省联动机制,努力构建方便、快捷、高效的“网络信访大厅”,让群众表达诉求的渠道更多、更及时。要结合实施《法治广东建设五年规划》,加强引导群众理性表达诉求和维护权益,通过法律途径解决问题,防止出现“只信上访,不信司法”的现象。要逐步建立党代表工作室,落实党代表定期联系群众制度和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反映意见“直通车”制度,及时反映各地、各阶层群众诉求。要充分发挥工青妇等人民团体以及统一战线各界人士、城乡基层自治组织、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行业组织、社会中介组织的桥梁纽带作用,形成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合力,开创群众工作大家做、共同做、随时做、就近做的良好局面。比如,各地蓬勃开展的志愿者服务,通过教育、动员、组织广大青少年和志愿者,在关爱农民工子女、服务社会建设、开展社会公益事业等方面发挥了群众互助的力量。在亚运会期间,随处可见的“大拇指”——亚运志愿者就做得很好很“给力”,成为广州最醒目、最亮丽的志愿风景线,向国内外展现了新时期广东人的美好形象。这是依靠群众、发动群众、服务群众的一种新模式,可以为群众工作注入新的活力。

第五,要创新方法,充分利用新技术、新手段做好群众工作。能否善于运用现代科技手段,把群众工作做得有声有色、丰富多彩,是对各级党委、政府执政能力的新考验。各级领导干部要掌握、利用各种新技术、新手段,尤其要深入研究网上舆论引导的特点和规律,不做网络“菜鸟”,主动占领网上思想舆论阵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切实解决好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要带头“上线”和“触网”,通过在线聊天室、网络直播室、专线电话、博客、微博等途径,就群众关心、关注的问题进行在线回答,并形成在线处理群众诉求的制度。比如,“广东民声热线”通过电台、电视直播、网上直播和报刊跟踪报道等方式,采取“主持人+负责人+热线电话”的办法,每周安排1-2个部门主要领导上线,与群众进行在线交流,解决群众反映的现实问题。全省各市可以进一步推广这种做法,将民声热线办成倾听民意、解决民困、老百姓喜闻乐见的节目。要大力开展网络问政,各地各部门要探索设立领导电子信箱和网上“留言板”,建立和完善网络发言人工作制度,以“领导实名”或“单位实名”的方式,在网上及时主动公布本地本部门相关信息,欢迎网友拍砖灌水。各级领导干部对待上网切不可“叶公好龙”,只做表面文章,要下真功夫、见真成效,通过网络了解民情、汇集民智,使网络民意能够在现实的领导决策和政策执行过程中体现出来。

第六,要完善制度,积极推进群众工作体制机制建设。群众工作贯穿于党和政府工作的方方面面,健全的制度,是做好群众工作的根本保障。各级党委、政府要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建立和完善群众工作制度,特别是要把基层创造的好做法上升为制度,使群众工作更加科学、更有活力、更富实效。要进一步完善做好事、做实事的制度。要进一步完善科学民主决策机制,建立健全听证会、群众论坛制度,落实好政治协商规程,保障群众参与决策的“话语权”。凡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决策,要事先广泛征询社会各界和群众的意见。要进一步完善维护群众利益机制,坚定不移推进反腐倡廉,对涉及损害群众利益的问题,不论困难有多大,阻力有多强,都要快查快办,切实维护群众的合法权益,以此取信于民,体现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要进一步完善矛盾排查调处机制和群体性事件应急机制,建立完善“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群众工作网络,加强突发性事件的预警和处理,把问题解决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要加强调查研究,这是我们共产党人联系群众、科学决策的基本功。毛泽东同志曾经指出,“以后干部要分别到下面去走一走,看一看,遇事多和群众商量,做群众的小学生。”抗日战争结束后,当时共产党提出的口号是:“走出城市,丢掉汽车,脱下皮鞋,换上农民的衣服”、“一切可能下乡的干部要统统到农村中去”,以深入农民群众作为考察共产党员品格的重要尺度。但现在有些领导干部下去调研考察的过程,可以用四个成语来概括,“众星捧月——蜻蜓点水——走马观花——打道回府”,很难了解到群众疾苦,听到群众所思、所盼、所忧,这是典型的官僚主义、形式主义。今后各级领导干部要坚持眼睛向下看、身子往下沉,不当“走读干部”,不搞“远程指挥”,做到工作向上攀登、作风向下深入。从今年开始,省领导带头,下基层进行专项调研时,做到“三不”:不搞层层陪同、不作事先安排、不用记者随访报道。各级领导干部要采取体验式、私访式、寻亲式和私谈式等多种方式开展调研。省委常委会每年要围绕增加民众福祉问题做一次集体调研,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各级领导干部要围绕民生热点难点问题,每年组织参与12个专题的调查研究,并形成有情况、有分析、有对策的调研报告。

“求木之长,必固其根。欲流之远,必浚其源”。人民群众永远是我们党的智慧和力量的源泉。各级党员领导干部要增强宗旨意识,不负人民重托,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全力做好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进一步增强党群之间的血肉联系,以党和人民更加坚强的团结战胜前进道路上的一切艰难险阻,为我省当好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排头兵奠定坚实的群众基础。今年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省里要出台有关做好群众工作的文件,部署推动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我们要牢记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不断改进作风,踏踏实实做事,勤勤恳恳为民,真正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为加快转型升级,建设幸福广东,为全省人民谋更多更长久的福祉而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