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理论研究
理论研究
“司法公正为人民”理论宣传学习系列之一百三十九
时间:2013-03-15  作者:  新闻来源: 【字号: | |

朱小丹在现代服务业专题

调研座谈会上的讲话

 

(接上)

二、发展现代服务业要有紧迫感

    在我市产业结构中,第三产业比重已超过57%,在全国大城市仅次于北京。但这决不意味着我们可以满足现状、固步自封。要把现代服务业发展起来,要更多看到自身的不足和外部的挑战,从而增强危机感和紧迫感。

    一是从与新加坡等国际先进城市的比较来看,我们差距还很大。根据2006年的统计,新加坡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63.5%、香港为91.2%、首尔为86.4%,均高于我市(57.6%)。如果再看现代服务业占服务业的比重,更远远不止这个差距。汪洋同志特别嘱咐我们要拓宽世界眼光,要瞄准国际先进城市发展水平。在服务业尤其是现代服务业发展水平上作比较,应该是我们拓宽世界眼光的一个重要的着眼点。看不到这方面的差距,满足于已有成绩,必然束缚我们的进取精神。要切实增强学习追赶先进的紧迫感,努力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占领制高点,赢得主动权。

    二是从与国内主要发达城市的比较来看,我市服务业内部结构层次较低。广州服务业内部结构以交通运输仓储邮政、批发和零售、住宿和餐饮为代表的劳动密集型服务业占较高比重,2006年增加值合计占服务业增加值总量的40.3%,高于北京市的25.6%、上海市的36.8%和深圳市的33.9%。而与现代产业紧密联系的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技术服务业,教育,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等技术、资本和知识密集型服务业总量相对偏低,2006年比重合计为49.8%,北京、上海和深圳则均在55%以上。特别是金融业发展严重滞后,2006年广州金融业增加值占服务业比重仅为6.7%,在国内主要城市中的排位已由1995年的第三位退居第八位,与北京的17.5%、上海的15.7%和深圳的17.1%差距明显,并低于杭州、苏州等城市,且总量规模已被杭州市赶超(2006年广州金融业增加值为235.12亿元,杭州市为248.33亿元)。这说明广州现代服务业发展明显落后于国内主要发达城市。标兵步子更大,追兵变成标兵,如果我们没有强烈的危机意识和紧迫感,就会被别人抛离得更远。

    三是从经济增长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的要求来看,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已成为当务之急。目前,我市常住人口已超过1000万,土地开发强度已达21%,要素成本不断上升,土地、能源、资源和环境约束越来越紧,粗放型简单扩大再生产无以为继。而服务业尤其是现代服务业以人的智力等非物资投入为主,与一般工农业相比,占用土地少、物质投入少、资源消耗少、污染排放少,且附加值高。推动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有利于促进产业结构合理化,有利于提高单位面积土地产出率,有利于缓解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的矛盾,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必然选择和重要标志。这方面我们已有成功的做法和经验,例如老城区“中调”、“退二进三”。我们要总结经验,深化认识,把握规律,力争主动,拿出抓装备制造业的劲头力促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

    四是从国际产业发展的大趋势来看,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面临难得机遇。应该看到,当今世界,服务业尤其是现代服务业已经成为全球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之一,在国际产业转移中已经占有一半以上份额。服务业的转移,往往首先向具有区位优势的中心城市、大城市转移,广州正面临承接现代服务业转移的重大机遇。我们要增强机遇意识,把握机遇而不丧失机遇,充分发挥广州独特的区位优势,不失时机地扩大服务业领域对外开放,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在发展现代服务业中迈出更大更坚定的步伐。

    三、把现代服务业打造成广州的主导产业,必须实行“四个结合”

    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事关中心城市综合竞争力,事关区域协调发展大局,事关广州经济发展的国际化程度,是以新一轮思想大解放促进新一轮大发展中重大而紧迫的课题。我们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对广州发展的定位,进一步解放思想、改革创新,把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作为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重大举措,作为提升中心城市核心竞争力的主要着力点,作为服务全省发展大局、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职责,树立世界眼光和战略思维,以敢于向世界先进城市“叫板”的勇气和魄力,加快培育和形成以现代服务业为主导的现代产业体系。广州市场化程度和对外开放程度高,第二产业基础雄厚,服务业总量比重较大,把现代服务业发展为主导产业,有基础、有条件、有优势、有机遇,关键看我们决心大不大、思路活不活、方法对不对。我个人认为,我市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关键在于做到“四个结合”。

    一是把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与优化提升传统服务业紧密结合起来,进一步完善以服务业为主体的产业结构。今后一个时期,我市发展现代服务业要把着力点放到大力发展现代物流、金融保险、信息服务、商务会展、服务外包、文化创意等产业,做大做强空港经济、海港经济和总部经济上来,努力把广州打造成区域性现代物流中心、金融保险中心、信息服务中心和商务会展中心,不仅着眼于提升中心城市产业国际竞争力,而且着眼于提升广州面向珠三角、面向全省、面向粤港澳特别合作区、面向泛珠三角区域合作发展的综合服务能力。刚才大家围绕发展现代服务业的主要着力点谈了很多很好的想法和意见,要通过深入调查研究,进一步明确方向、理清思路,拿出推动现代服务业发展的新规划、新举措、新政策、新办法。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不能忽视传统服务业。要坚持两手抓,一手抓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一手抓传统服务业优化提升。要按照“调整结构、提升水平、突出特色、优化发展”的总要求,加快应用科学管理模式、先进适用技术和现代经营业态改造传统服务业,大力推行电子商务、连锁经营、集中配送,积极推广网络技术、供应链等现代技术和管理方式,发展专业经营、健全服务网络,将大型批发市场改造成集贸易、信息、技术、融资等服务于一体的综合服务平台,提升具有广州传统特色和优势的零售、餐饮、旅游、文化、体育、休闲等服务业的质量和水平。

    二是把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与促进先进制造业高端发展紧密结合起来,把生产型服务业发展摆上突出位置。我市拥有近万亿元产值的工业经济体,发展生产型服务业的潜力和空间都很大。要注重发挥物流、金融、信息、商务、研发等生产型服务业对工业尤其是先进制造业的综合服务功能,同时,积极引导传统制造业将一般加工环节有序转移出去,把研发设计、市场营销、售后服务等环节做强,形成现代产业链,促进制造业高端发展。要大力推动科研开发、产品设计、工程规划、技术推广、环境监测等科技服务业的发展,为提高先进制造业自主创新能力、实施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品牌战略、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撑。要积极推广第三方物流,建设信息化大型物流枢纽、要素市场、交易平台和采购中心,完善快捷综合运输体系,降低物流成本,促进制造业物流加快实现社会化、现代化。要高度重视在工业领域发展信息服务业,发展电子商务,壮大软件产业,广泛应用信息网络技术,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要加快建立多层次资本市场,积极发展直接融资,注重发展中小金融和风险投资,增强金融对先进制造业高端发展的服务功能。要积极发展和规范法律、咨询、会计、审计、评估、会展、广告等行业,形成支撑先进制造业高端发展的服务体系。总之,发展生产型服务业是发展现代服务业的重头戏。要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突出重点,统筹兼顾,把这台重头戏唱好,促进服务业和制造业有机融合、互动发展。

(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