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理论研究
理论研究
“司法公正为人民”理论宣传学习系列之一百四十八
时间:2013-03-15  作者:  新闻来源: 【字号: | |

王荣五届十次全会讲话

(接上)

防止城市环境大运后反弹

  “大运会的成功举办对于提升整座城市的文明程度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取得了其它任何活动达不到的效果,但文化建设、文明提升不能总靠大运会这样的重大活动来推动。”王荣在谈到“弘扬大运精神”时说,我们更需要在常态中、在日常工作中弘扬“大运精神”,在常态中出干劲、在平淡中显精神,在质朴中求精彩。

  王荣举例说:“城市的一些边边角角在大运期间收拾得很好,从原来的垃圾堆变成了市民休闲的好去处,如果在大运会后就打回原形,又变成垃圾堆,老百姓一定会有意见。”

  “城市建设和发展水平只能提升不能降低。”王荣说,对于大运期间得到有力遏制的违法建筑和广告以及环境污染等问题,一定要坚持依法严管、严查、严治,采取更大力度加强管理,坚决防止出现反弹。

  让不同层面的市民都能分享文化发展成果

  “我们的公共文化建设一定要考虑到不同层面市民的文化需求,公共文化服务要针对不同的人群,让不同层面的群众都能分享文化发展的成果,享受到适合自己的公共文化服务。”王荣说,现在到公园、社区里去跳舞、唱歌、拉琴的以退休后的老年人居多,但我们不能都等到退休后才能去享受公共文化服务,深圳有基础也有条件为不同的人群提供不同的公共文化服务。这样,大家都能享受到公益性的、免费的公共文化服务,幸福感自然会得到提升。

王荣强调文化建设要充分调动市民文化创造的积极性

  “深圳经济特区31年发展中,创造了经济发展、城市建设的奇迹,也创造了文化发展的奇迹。”在昨天上午召开的市委五届十次全体(扩大)会议上,省委常委、市委书记王荣充分肯定了我市文化建设成就,并强调未来文化建设要充分调动市民文化创造积极性,激发全社会文化创新活力。

  福永民工街舞跳上了春晚,《春天的故事》、《走进新时代》、《走向复兴》唱响全国……王荣说,深圳经济特区建立以来,在创造经济发展奇迹的同时,文化建设也取得了重大成就。“特别是近年来,率先提出‘文化立市’战略,确立了建设‘文化强市’的目标,率先完成文化体制改革试点任务,基本建成普惠型、全覆盖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文化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成为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之一,走出了‘文化+科技’、‘文化+金融’、‘文化+旅游’等发展新路子,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设计之都’称号。近期还率先出台了文化创意产业《振兴发展规划》及配套政策,将文化创意产业定位为战略性新兴产业。”

  王荣说,深圳的文化发展不仅在特区建设各个领域起到了很好的引领作用,而且走在了全国前列,某些方面还在世界上形成了竞争力。

  “大家谈到文化的时候,很自然的会想到一个地方的历史有多长,深圳是全国乃至全球城市发展史上时间最短的一个城市,但依然创造了文化发展的奇迹。”王荣说,深圳之所以能创造出那么多影响全国的作品,与深圳是一座改革开放的城市有很大关系,“比如《春天的故事》,不到深圳来,不生活在深圳,不可能写出这样的作品,深圳虽然在文化建设方面有不足的地方,但因为改革开放,成为了一个能够提供源源不绝创作灵感的地方。”

  谈及未来,王荣说,深圳是一座深具时代特征的城市,可以说不同于全国乃至世界上的任何一座城市,深圳的文化建设要体现出城市的这种时代特征。同时,文化建设不仅仅是一两个文化部门的事情,文化建设事关每一个人、每一项工作,文化建设需要全民参与,需要充分调动市民文化创造积极性,需要搭建起全民参与文化建设的载体和平台,激发全社会的文化创新活力。

  “大家要从文化发展的角度来看经济发展、社会建设、城市文明和人民幸福。”王荣说,“要通过新一轮的文化建设和发展,让深圳这座年轻的城市在物质生活水平大大提升的同时,在精神生活、社会文明和城市现代化上也能比翼齐飞。”

努力以文化的发展、文明的进步来实现高质量的科学发展、实现高水平的社会和谐,为深圳当好“两个排头兵”提供有力支撑,为全国的文化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昨天,中共深圳市委五届十次全体(扩大)会议召开,会议传达学习了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对我市文化改革发展工作作出部署。会议要求,全市各级各部门要把学习贯彻全会精神作为当前的一项重要政治任务,深刻领会全会的精神实质和重大意义,形成文化改革的强大动力,结合“弘扬大运精神”学习教育活动,狠抓落实、燃烧激情,加快推进“文化强市”建设,争当新时期文化建设排头兵,努力以文化的发展、文明的进步来实现高质量的科学发展、实现高水平的社会和谐,为深圳当好“两个排头兵”提供有力支撑,为全国的文化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省委常委、市委书记王荣主持会议并讲话。市委副书记、市长许勤,市委副书记王穗明等出席会议;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刘玉浦、市政协主席白天列席大会。

  会议指出,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是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为新时期的文化建设指明了方向。全市各级各部门要通过多种形式、多种渠道组织学习传达,向广大干部群众全面宣传、深入解读全会精神,在全市上下迅速掀起学习宣传的热潮。在学习贯彻过程中,要特别注意在把握精神实质上下功夫,重点领会中央关于“三个更加”、“四个越来越”、“三个关系”的重要论断,切实增强推进文化改革发展的自觉性、坚定性,重点领会中央关于“一条道路”、“一个目标”、“五个坚持”的重要论述,更好把握新时期文化改革发展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和重要方针,重点领会《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六项重大举措”的丰富内涵,进一步明确中央关于推动文化改革发展的工作部署和具体要求。

  会议强调,要深入贯彻六中全会精神,加快推进“文化强市”建设,做好文化改革发展这篇大文章。具体有五大措施:

  一是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加强城市人文精神建设。要通过在城市人文精神建设上的实践探索,率先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有关理念的概括提炼作出贡献,同时大力推进“志愿者之城”、“爱心之城”建设,建立完善社会诚信体系,不断提升市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培育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形成关爱互助、平等包容、文明和谐的社会氛围。

  二是以“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为指引,为市民群众提供高质量文化产品。结合特区优势和特色,打造“深圳学派”,建设“文艺深军”,努力开创社科理论和文化创作的新天地。要提高舆论引导的及时性、权威性和公信力、影响力,加强和改进正面宣传,加强网上思想文化阵地建设。

(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