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理论研究
理论研究
“司法公正为人民”理论宣传学习系列之一百四十五
时间:2013-03-15  作者:  新闻来源: 【字号: | |

在全省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  朱小丹

2011419

 

同志们:

在全省上下认真贯彻落实全国“两会”、省十届八次全会精神之际,召开全省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会议,十分及时,非常重要。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认真贯彻落实全国医改工作会议和李克强副总理的重要讲话精神,总结两年来我省医改工作的进展和成效,分析当前医改面临的新形势、新特点,部署安排今年工作任务,推动医改工作有序有效开展。刚才,省医改办负责同志汇报了去年的医改工作情况和今年的工作安排,于蓝同志代表省医改领导小组与各市医改领导小组签订了今年医改工作责任书,希望大家回去认真贯彻落实,扎实推进,务必取得群众满意的成效。下面,我谈三点意见。

一、认清形势,进一步增强做好医改工作的紧迫感、责任感

20094月启动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以来,我省各地、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统筹安排,突出重点,有序推进,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一)基本医疗保障保障面大幅扩大,保障水平不断提高。目前全省职工医保、居民医保参保人数达8926万人,新农合参合率达99.2%2010年各级财政对经济欠发达地区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补助标准提高到每人每年120元,职工医保、居民医保和新农合政策范围内住院费用报销比例分别提高到80%65%63.6%,最高支付限额分别达12万元、8万元和6万元以上。80%以上的地区实现医疗费用即时结算。

(二)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逐步健全。我省已启动227个中央投资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项目。省财政每年投入5.67亿元,对经济欠发达地区乡镇卫生院按编制每人每年补贴经费1.2万元,对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村卫生站医生每个行政村补贴1万元。2010年,省安排资金支持138个行政村建设村卫生站,全省基本实现村卫生站行政村全覆盖,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街道覆盖率达90%以上。全面启动“万名社区卫生人员培训项目”,建立城市医疗卫生机构对口支援农村制度,继续实施“万名医师支援农村卫生工程”。

(三)基本药物制度实施工作推进有力。国家基本药物覆盖面从去年11月的27%提升到年初的80.8%,超过了国家60%的标准。遴选出244个基本药物省增补品种,基本药物全部纳入基本医疗保障药品报销目录,报销比例高于非基本药物。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医药费用呈现下降趋势。

(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取得新进展。全省各级财政医改支出达221.5亿元,同比增长15%6项重大和9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及时启动,全省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达到18元。1.9万例贫困白内障患者接受了复明手术,562万儿童补种乙肝疫苗,80万名妇女得到免费宫颈癌、乳腺癌检查,74.6万、74.8万名农村生育妇女免费补服叶酸和得到住院分娩补助。全省城市、农村居民健康档案建档率分别达43.9%28.3%

(五)公立医院改革试点稳妥开展。深圳和东莞、珠海分别成为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国家和省重点联系城市,正在抓紧制定试点城市实施方案。在全国率先开展医师多点执业试点,推行电子病历和常见病临床路径,三级医院实行预约挂号和部分检验结果互认,实行医疗机构门诊病历“一本通”。出台了鼓励民营医疗机构发展的政策,促进民营医疗机构的发展,其诊疗服务量占全省14%

总的看,按照中央“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的要求,我省五项医改重点任务稳步推进,得到社会各界的普遍认同和支持。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各地、各部门通力合作、共同努力的结果。在此,我代表省委、省政府向为医改作出贡献的同志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同时,我们也要清醒看到,我省医改还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主要表现在:各部门制定政策未能有效衔接和协调,导致一些重点工作特别是全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启动晚、进展慢;全省医改总体进展不平衡,一些地区在落实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加大资金投入等方面工作相对滞后;我省改革创新与一些先进省份相比力度仍不够大,一些重要改革措施仍未落实到位,如我省药品阳光采购在全国起步较早,但目前基本药物实际销售价比国家零售指导价仅降低11.51%,而同期湖南省、安徽省降幅达50%以上。对这些问题,必须高度重视、切实解决。

今年是实现医改三年目标的攻坚之年。能否做好今年医改工作,对巩固已有改革成果、完成医改近期重点任务和2020年医改目标至关重要。省委、省政府一直高度重视医改工作,在今年全国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会议结束不久,省委常委会专题听取了医改工作情况汇报,并要求坚定不移抓好医改工作,尽最大努力造福广大人民群众。当前,中央已经对医改工作作出了全面部署,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新形势下,我们必须进一步提高对医改重要性的认识,增强做好医改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感。

第一,深入推进医改,是化解医疗卫生领域深层次矛盾的战略选择。在以药补医的旧机制下,长期以来医疗卫生领域积累的体制性、机制性、结构性矛盾日益暴露,医疗卫生机构公益性弱化,城乡医疗保障救助体系不健全,基本药物采购制度不完善,成为影响群众切身利益和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因素。当前,随着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快,人口老龄化、疾病谱变化等突出问题,给医药卫生工作带来新的严峻挑战。只有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才能解决医药卫生领域存在的这些突出矛盾和问题,实现医药卫生事业持续健康发展。

第二,深入推进医改,是加快建设幸福广东的紧迫要求。当前,我省正处在经济社会发展重要转型时期,人民群众对健康的需求显著增加,对过上更美好生活的期待更加强烈。省委十届八次全会提出了“加快转型升级,建设幸福广东”核心任务,但由于医疗保障制度不健全,以致医药费用上涨过快、个人负担过重、看病难、看病贵依然是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对幸福广东建设的制约和影响不容忽视。因此,加快转型升级、建设幸福广东,必须把保障和改善民生摆上更加突出的位置,尤其要正视并加快解决类似看病难、看病贵等群众普遍关注的问题。这既是对各级党委、政府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必然要求,又是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民生福祉需求、不断提高人民群众幸福感的紧迫要求。

第三,深入推进医改,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大举措。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不仅涉及经济领域,而且涉及社会领域。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一个重要的主攻方向,就是扭转社会发展长期滞后于经济增长的状况。健康是人生第一财富,也是群众基本需求。通过医改构建起群众看病就医安全网,不仅可以为群众提供可靠健康保障,而且可以改变居民消费结构,增强消费信心和即期消费,有利于扩内需、转方式、促发展;不仅是应对人口结构、生态环境、生产生活方式转变等对群众健康所产生影响的重要举措,更是更好满足群众医疗卫生需求,不断增强国民体质,在经济社会发展中更好发挥人力资源优势的重要途径。因此,必须更深刻认识社会领域改革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内在联系,把推进医改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更紧密结合起来。

   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是我国经济社会领域中的一场重要改革,涉及药品生产企业、采购机构、流通企业、医院、保险、患者以及政府相关部门,触及多种利益关系,是一项涉及面广、难度大的社会系统工程,没有普遍适用和现成的模式。对此,必须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深刻认识到改革的长期性、复杂性和艰巨性,正视和解决改革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困难和问题,不断总结经验,确保改革平稳顺利、有序推进!

(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