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小丹在现代服务业专题
调研座谈会上的讲话
(接上)
三是把发展现代服务业与完善开放型经济体系紧密结合起来,更主动承接国际服务业转移。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国际贸易、投资金融和区域合作深入发展,无论是海外营销、贸易融资、国际经营、跨境并购都离不开规模日益扩大的国际化服务,商务流程外包已经成为国际产业和全球资本转移的新趋势。我们务必拓宽世界眼光,紧紧抓住机遇,大力促进服务业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对外开放,着力提高服务经济国际化水平和国际竞争力,把我市开放型经济发展推向新阶段。要紧紧抓住联邦快递、马士基落户广州的重大契机,全力打造国际化门户枢纽港,加快发展以现代物流为核心的空港经济和海港经济。去年底,我市被认定为中国服务外包基地城市,要用好用足用活有关政策,积极承接软件开发、研发设计、信息服务、金融结算、交易处理、跨国采购等服务外包,努力把广州建设成世界服务外包基地之一。要着力优化综合服务环境,积极引进跨国公司和国内大型先进企业总部,大力发展总部经济,中央商务区建设和老城区“中调”要争取在这上面有更大作为。前不久,明德同志率团到香港招商,在招商引资项目清单中突出了现代服务业的引进,这种闻风而动的主动精神很值得提倡。各地各部门要创新招商引资思路,积极主动抢抓落实CEPA和建立粤港澳特别合作区提供的更大机遇,加大现代服务业引进力度,不断提高现代服务经济在我市开放型经济体系中所占的比重。
四是把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与加强公共服务事业紧密结合起来,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提高生活水平和质量的新需求。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我市居民消费结构加快升级,产品性消费支出比重下降、服务型消费支出比重上升,消费需求从温饱型向享受型、发展型转变,由物质型向服务型、文化型转变,服务性消费热点不断涌现,这为发展服务业尤其是现代服务业提供了最为广阔而深厚的社会基础。我们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提出“富民优先、民生为重”,就要适应人民群众消费需求的新变化,促进服务业加快发展,提供更多的服务性产品。要通过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提供更多可支付较高劳动力成本的就业岗位,满足各类人才的就业需求。要坚持服务产业和服务事业两轮齐转、协调发展,努力扩大公共服务范围,大力发展教育、文化、医疗卫生等事业,在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基础上,提升公共服务现代化水平。要完善面向群众、面向家庭、面向社会的网络服务,推进电子政务,促进电信、电视、计算机“三网融合”,加快建设数字家庭,完善服务功能,扩大应用范围,推进互联互通,实现资源共享。要引导和促进房地产业健康发展,在完善廉租住房和经济适用住房制度的基础上,构建具有广州特色的多层次住房保障体系,满足不同层次消费群众的住房需求。总之,满足人民群众提高生活水平和质量的新期待、新要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发展现代服务业的最终目标,这一点,我们要始终坚持,统筹好现代服务产业和公共服务事业的协调发展。
以上谈的是我个人在解放思想学习讨论活动中形成的一些粗浅体会和想法,由于调查研究才刚开始,肯定有不少地方讲得不全面、不准确,仅作为参与讨论调研的一个初步发言,以引起大家更深入的思考和研究。
下面,我想再谈谈市委在促进现代服务业发展工作中初步考虑的一些具体举措,概括起来是“六个一”。一是深化一个专题调研。就是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提升中心城市集聚辐射和综合服务功能的专题调研,请同志们共同参与,把深入调研的过程作为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的过程,充分发挥集体智慧,形成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的新思路、新举措、新办法。二是形成一个指导性文件。在深入调研基础上,以市委、市政府名义,制定我市关于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的意见,明确指导思想、基本原则、目标任务和主要措施。三是完善一套发展规划。着重完善我市现代服务业发展“十一五”规划,并形成现代物流、金融保险、信息服务、商务会展、文化创意、服务外包等子规划,以及空港经济、海港经济、总部经济发展等专项规划,各区、县级市也要从实际出发作好发展规划。四是形成一套支持政策。清理和修改各种不合理限制服务业发展的政策,完善服务业发展指导目录,着力在财政、税收、金融、投融资、价格、政府采购、人才等方面形成支持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的政策体系,对需要扶持的服务产业和服务事业给予政策优惠。五是开好一个高规格的会议。今年适当时候以市委、市政府名义召开全市发展现代服务业工作会议,进一步作出全面动员和部署。六是营造好一个氛围。就是通过新闻媒体加大宣传报道力度,调动各方面积极性,为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营造良好舆论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