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市“三打两建”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
徐 建 华
(接上)
(四)着力搭建社会信用框架。完善自律与他律相结合的信用管理框架,建设政府信用为表率、企业信用为重点、个人信用为基础的社会信用体系。一是推进企业信用体系建设。依托全市企业征信系统和公共管理平台,建立健全企业信用信息征集机制,形成较为完善的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制度。这方面我们已经先行一步,结合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即将开通外经贸、海关、检验检疫与加工贸易企业“四方联网”的“东莞加工贸易服务管理平台”,既作为监管平台,同时也是信用平台,根据企业信用划分等级,确定监管的流程和业务量,来体现“让守信者得激励,让失信者受惩戒”的导向和机制。二是发挥行业协会的自律、咨询、评议和监督作用。通过发布行业信用状况公报,建立会员企业信用档案等手段,引导企业诚信经营。大力培育现代信用服务业,支持和鼓励信用服务中介机构建设联合征信系统,支持信用服务中介机构成立信用服务行业协会,促进信用服务业发展壮大。三是加快建立以个人信用征信体系为基础的个人信用制度。完善人民银行个人征信系统服务,督促辖区内银行机构提升个人征信数据质量,及时处置异议申请,切实维护信息主体权益。四是加强社会诚信教育。开展形式多样的“信用关爱日”、“征信专题宣传月”等宣传活动,深入推进道德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教育和治理活动,有针对性地解决诚信缺失和公德失范问题,营造“守信用、重诚信”的社会氛围。
(五)着力完善市场监管机制。一是完善市场准入机制。按照“放权、简政、服务”的要求,总结推广大朗商事登记改革试点经验并在全市铺开,近期市委市政府将召开会议进行部署。不仅东莞有试点经验可供借鉴,全省包括顺德、深圳、珠海、惠州等地都有很多成功的实践。各镇街要认真学习借鉴这些先进地区的经验,按照市委市政府的要求,铺开商事登记制度改革,建立与国际接轨、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登记制度,充分激发市场主体的生机活力。二是完善执法监管机制。紧扣质量安全、食品安全、公共安全、金融市场、文化市场、医药市场、劳动市场、价格市场、建筑市场、交通市场等十大热点问题,分别建立监管子体系,通过进一步转变监管职能,明晰监管职责,提高监管效率,推动监管方式由粗放向精细转变,监管方法由突击性、专项性治理向日常规范监管转变,监管手段由传统向现代化转变,形成融“打、控、防、管”于一体的综合体系,营造投资安全、交易公平、消费放心的市场环境。三是完善行业自律机制。加快培育发展和规范管理行业组织,发挥行业组织在市场监管中的行业管理与自律作用,推动政府把能由行业组织承接的政府管理职能权限向行业组织转移,支持行业组织制定和完善行业标准和经营自律规范,建立行业准入和退出机制,强化行业自律监督。四是完善消费维权机制。构建政府部门、社会组织、行业协会、新闻媒体、司法机关等多元共治的消费维权网络体系,优化各职能部门的投诉举报平台功能,建设统一、便民、高效的投诉举报体系,为群众维权和参与市场监管提供畅通的投诉举报渠道。
三、加强领导,狠抓落实,确保“两建”工作的顺利推进
“两建”工作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涉及面广,情况复杂,任务艰巨。各级各部门要高度重视,既要有打持久战、攻坚战的思想准备,立足实际,循序渐进,又要以时不我待的工作状态,迅速行动,力争早见成效。
一要加强组织领导。目前,市里成立市“两建”工作领导小组,宝成同志任组长。领导小组下设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和市场监管体系建设两个统筹小组,分别由国英、张科同志任组长。统筹小组还将设立若干专责小组,政府办、发改委、工商局要参照省的分工,发挥牵头作用。各镇街也要参照市的做法,成立领导小组,组织协调相关部门开展“两建”工作。对推进过程中遇到的各种矛盾和问题,要及时研究解决。对必需的经费和设施设备,要列入财政预算,确保落实到位。
二要注重协作配合。各有关部门要加强沟通、密切配合,严格抓好具体任务的落实。尤其是在企业审批监管信息的归集开放、信用信息平台的共建共享等方面,一定要破除本位观念,在全市的统一框架下,主动推进平台对接、档案对接和数据对接。在地方规制体系完善、政策法规宣传、重点行业监管等方面,一定要相互协调,联手行动,提高工作的效率和成效。我们每个系统都有自己的信息系统,关键都是信息“孤岛”,没有在综合平台上共建共享,这次要把综合的信息平台建立起来。同时,要注意做好与全省整体部署和省有关部门的沟通衔接工作,积极争取省相关部门的政策支持,全市上下“一盘棋”,打好“组合拳”,推动“两建”工作的深入开展。
三要创新工作举措。“两建”工作没有先例和现成经验可循,必须勇于解放思想,善于先行先试,在实践中积极探索行之有效的新机制、新模式、新办法。这次省的试点东莞没有列入,但是我们自己要抓自己的试点,同时要瞄准省的试点,看省确定的试点先行地区有什么好的经验做法,怎么确定主题,有什么政策措施,等等。要敢于打破不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固有利益格局、原有行业操作惯例,积极突破既有的制度制约,对市场准入制度进行重构和优化,对市场监管职能进行规范和完善,从根本上解决政府职能越位、缺位、错位的问题。要认真做好“两建”条件下的政府资源配置和保障,科学配备各行政部门的监管力量,大力推进监管工具现代化,向移动监管、电子监管发展,大幅提高监管效率,提高对市场经济秩序的掌控能力。
四要强化督查考核。各地要根据市“两建”工作方案,结合实际情况,进一步分解“两建”工作任务,明确工作责任,狠抓工作落实。要借鉴“三打”行动中行之有效的做法,强化督促检查,形成鼓励先进、鞭策后进、追究失职的考评机制。要大力拓宽监督渠道,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社会组织、人民群众的作用,多角度监督各行政部门的行政审批及监管工作,形成经验深入推广,发现问题及时解决,浓厚齐抓共管的社会氛围。
同志们,开展“三打两建”工作责任重大、任务艰巨、使命光荣。我们要以更加坚定的信心、更加务实的作风、更加有力的举措,坚持打建结合,加快构建符合东莞实际、具有东莞特色的市场监管体系和社会信用体系,不断优化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新环境,不断增创加快转型升级的新优势,努力向省委、省政府和全市人民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