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东莞市政府工作报告
(接上)
2012年市政府十件实事
一、改善社会治安。深入推进“大巡警”机制建设,确保20%的警力用于巡逻,切实提高路面见警率;设立专线电话,实行有奖举报,确保举报核查率100%、处理率100%,坚决取缔“老虎机”赌博活动;严厉打击路面违法犯罪,全年警情减少1100起以上,同比下降5%以上。
二、强化食品安全监管。投入6000万元,提高食品抽检频次,全年抽检蔬菜样本65万份、生猪及肉品样本38万份,水产品820批次、生产环节3000批次、流通环节6000批次、餐饮服务环节2000批次,定期发布不合格食品抽检信息;实行有奖举报,定期开展专项行动,坚决取缔黑作坊、黑工厂、黑窝点、黑市场;全市创建50个示范食堂,推动100个C级以下集体食堂升级为B级;建设动物卫生远程视频监控系统,对生猪屠宰实行全过程监管。
三、加快教育发展。投入9亿元,全年新增公办(集体办)幼儿园15所,增加6000个公办幼儿园学位;对全市各类幼儿园进行财政补助;提供新莞人子女积分入学公办学位17900个,比上年增长10%;基本建成东莞职教城二期房建工程,东莞理工学校新校区和市技师学院投入使用。
四、实施扶贫帮困。投入8.2亿元,帮扶89个欠发达村和4000户贫困户减负增收,年内实现80%的欠发达村村组两级集体经营性年纯收入达到150万元或增长10%以上、80%以上已结对帮扶的有劳动能力低保户脱贫;推动6700名登记失业人员就业,帮扶2700名家庭困难人员实现再就业,实现东莞生源家庭困难大中专毕业生全部就业;建成10个镇街康复就业服务中心,为残疾人提供康复、就业和日间照料等服务。
五、完善社区服务。投入3.1亿元,打造7个市级名村、22个镇级名村;再创建20个社区综合服务中心示范点;为1000名孤寡老人家庭安装“平安铃”,为2500名符合条件的老人提供居家养老服务。
六、加强社会保障。投入9000万元,完成15万户籍妇女“两癌”筛查;将高龄津贴发放对象扩大到 70岁以上老人;不断扩大包括新莞人及其子女在内的医疗保险覆盖面,做到应保尽保。
七、实施防灾减灾。投入3.8亿元,完成10宗防灾减灾工程;基本完成市区内涝整治应急三期北侧分流工程。
八、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投入1.3亿元,建立专兼结合的村(社区)公共文化管理服务队伍;全市实现公共电子阅览室全覆盖;完善数字公共文化服务载体;推进人均藏书增长计划,新增公共图书馆藏书56万册,全市人均藏书达到1册以上;开展“百场培训、千场演出、万场电影”到村(社区)、到企业活动。
九、整治环境污染。投入3.4亿元,完成桥头小海河整治和生态修复工程,基本完成同沙水库截污管网工程和尾水排放工程;年内淘汰或改造小功率工业燃煤锅炉200台。
十、提升宜居环境。投入4.7亿元,建成300公里城市和社区绿道,全市达到900公里;基本建成黄江镇黄牛埔森林公园和凤岗镇碧湖森林公园;完成市区10个交通拥堵点整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