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理论研究
理论研究
“司法公正为人民”理论宣传学习系列之一百六十八
时间:2013-03-16  作者:  新闻来源: 【字号: | |

2012年东莞市政府工作报告

(接上)

 四、致力提升文化软实力

    以提升全民素质为核心,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优先发展教育事业,积极培育城市文明,全面提升城市软实力。

    高水平建设文化名城。以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用好文化专项资金,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实施文化惠民工程,保护历史街区和建筑,鼓励文艺精品创作,扶持文化产业发展,努力建设全国公共文化服务名城、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全国现代文化产业名城、岭南文化精品名城。

    全方位打造教育高地。着眼于人的全面发展,整合教育资源,推动教育创新,力争在发展学前教育、提升义务教育优质均衡水平、促进职业教育与产业发展紧密结合、强化高等教育服务功能、推进特殊教育发展等方面实现新突破,建成省推进教育现代化先进市,教育综合竞争力达到国内先进地区水平。

    深层次彰显文明形象。大力弘扬“海纳百川、厚德务实”的城市精神,深入开展文明创建活动,提升市民文明素质,提高城市文明程度。深化“六五”普法,强化全社会的法治意识。关爱弱势群体,推广志愿者服务,树立文明有序、和谐融洽的城市形象。

    五、致力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深入转变政府职能,崇尚实干,激励创新,优化服务,依法行政,进一步改进机关作风,提升政府形象。

    着力打造实干型政府。以提高效能为导向,树立奋发有为的意识,强化真抓实干的作风,全面推行“问题管理”模式,有效提升政府执行力。厉行勤俭节约,减少文山会海,强化工作问责,集中精力抓发展、抓落实,确保工作定一件、干一件、成一件。

    着力打造创新型政府。深化简政强镇改革,加快形成有利于统筹发展、提升效能的行政管理体制。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进一步精简审批事项,优化办事流程。深化财政制度改革,积极构建公共财政体系。整合相关国有资产,建设政府投资平台,以金融创新手段筹集资金,推动城市建设与产业建设。积极培育发展社会组织,鼓励社会力量参与社会管理、提供公共服务。

    着力打造服务型政府。牢固树立服务意识,高度重视社情民意,不断改进工作方法,强化督促指导和现场办公,及时解决社会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实行“一站式”服务,加强政府电子政务建设,大力推广网上审批,严格执行服务承诺制,进一步提高服务水平,提升群众满意度。

    着力打造法治型政府。坚持科学民主决策,落实重大行政决策程序,健全行政听证、社会公示、决策评估等制度。主动接受人大政协及社会各界监督。推进依法行政,深化政务公开,畅通诉求渠道,全面保障人民群众的知情权、表达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完善行政执法责任制,落实行政过错责任追究制。扎实推进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健全明查暗访长效机制,坚决整治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

    2012年工作安排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五年宏图,重在开局。2012年是我市推动高水平崛起的起步之年,是打造创新型经济的破题之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省委十届十一次全会和市第十三次党代会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进一步增强忧患意识和使命意识,立足优化发展,围绕好中求进,以建设“三区四城”为目标,以创新型经济为主抓手,突出抓产业、上项目,提升城市品质,高度关注民生,为实现高水平崛起开好局、起好步。

    -----立足优化发展,就是要坚定不移地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加快构建以现代产业体系为核心的创新型经济,加快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在产业建设上迈出坚实步伐。

    -----围绕好中求进,就是要积极应对严峻复杂的发展形势,保持经济平稳健康可持续增长;加强和创新经济社会管理,最大限度减少不和谐因素,保持社会大局稳定。

    -----提升城市品质,就是要围绕承接优质产业、吸引优秀人才、提高生活质量,进一步完善城市功能,优化空间布局,改善人居环境,使东莞成为创业热土、宜居城市。

    -----高度关注民生,就是要强化执政为民宗旨,加快发展以民生为重点的各项社会事业,着力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办好十件民生实事。

    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今年全市发展的预期目标是:全面完成珠三角规划纲要“四年大发展”各项目标任务,生产总值同比增长8%,人均生产总值增长7.5%,市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增长10%,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增长9%,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2%,外贸出口总额增长8%;现代服务业增加值占服务业增加值比重61.5%,先进制造业、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分别达到42.7%29.5%,发明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分别增长12%28%;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8%,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下降4.25%,城镇登记失业率、居民消费价格涨幅分别控制在3%以内和4%左右。

    围绕以上目标要求,重点抓好八个方面工作:

    一、深入调整结构,切实推动产业建设

    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在于产业。必须紧紧抓住产业建设这个关键,扎扎实实发展创新型经济。

    加快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着力引进大、高、精、尖项目,培育骨干企业,扩张产业规模,力争在新兴产业的重点领域、关键环节率先突破。加快省级薄膜太阳能光伏、物联网、半导体照明等产业基地建设,抓好宏威、中镓、华为等项目建设。实施“智慧东莞”工程,推进物联网和云计算运用,争取建立省战略性新兴产业云计算基地。探索政府引导、社会参与等方式,建立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引导基金。

    加快加工贸易和传统产业转型。深入推进全国加工贸易转型升级试点工作,落实“稳增长、调结构、促平衡”方针,继续实施外经贸“十个100计划。落实促进优势传统产业发展和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分行业制定具体实施方案。深入推进品牌带动战略,积极发展工业设计和动漫设计,推动企业技术、产品和管理升级。

    加快打造现代服务业集聚板块。推进生产性服务业功能区建设,加快引进培育物流采购、客户服务、产品展示、资金结算等中心。推进中央商圈的整合提升,启动南城国际商务区建设,加快各镇中心区的服务产业集聚。研究出台发展楼宇经济优惠政策,积极引进地区总部和区域总部。继续办好电博会、漫博会、台博会等展会,力争将外博会升级为国家级博览会。探索制定鼓励电子商务、移动支付等新兴业态发展的政策,加快发展物流、金融、软件、新一代互联网、旅游休闲等产业。

   (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