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理论研究
理论研究
“司法公正为人民”理论宣传学习系列之一百八十五
时间:2013-03-17  作者:  新闻来源: 【字号: | |

中共广东省委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社会建设的决定

(接上)

七、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构筑共同精神家园

28.构建核心价值体系。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坚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鼓舞人心,增强全民向心力、凝聚力。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提升广东人文精神,弘扬解放思想、改革开放的时代文化精神和“敢想会干为人民、和谐包容共分享”的亚运精神,增强全社会的自尊心、自信心。坚持以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社会风尚,引导社会成员树立正确的幸福观。探索建立与中国国情、广东实际相适应的幸福文化和指标体系,增强人民群众的认同感、归属感。开展“幸福广东、美好家园”主题实践活动,为社会建设提供强大精神支撑。加强社会建设理论研究,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

29.提高公民思想道德文化素质。建立和完善传承中华美德、符合时代要求的公民道德规范,大力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深入推进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广泛开展生动活泼的公民道德教育活动。弘扬民本贵和、诚信友爱、乐善好施、修睦和美等美德,引导人们自觉履行法定义务、社会责任和家庭责任。加强道德品格教育,提倡修身律己、尊老爱幼、勤勉做事、平实做人。深入推进学习型社会建设,大力开展全民读书活动,提升公民文化素养和社会文明程度。大力发挥大众文化、群众文化在促进社会和谐中的有益作用,加强未成年人和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净化社会文化环境,提供更多更好、益智益德的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

30.加强社会诚信建设。坚持诚信为本、操守为重,建立和完善社会诚信体系和行为规范。加强政府诚信建设,提高施政公信力和运作透明度。加强企业诚信建设,建立和完善企业信用档案和企业信用系统,推动各类企业诚实纳税、守法经营。加强个人诚信建设,教育引导公民自觉遵守社会行为规范。逐步建立个人诚信数据库,发展信用中介服务机构,探索建立以公民身份号码和组织机构代码为基础的信用记录平台。开展“责任企业”、“诚信公民”等实践活动,营造重信誉、守信用、讲信义的良好社会环境。

31.培育良好社会心态。加强人文关怀,注重心理疏导,培育奋发进取、理性平和、开放包容、知足常乐的社会心态。弘扬公益精神,建立和完善社会安抚机制,开展各类困难群体关爱行动。建立健全事故灾难、突发事件心理干预机制和公众情绪评估预警机制,做好重点人群心理疏导。实施公民心理健康工程,加强心理服务机构及队伍建设,引导社会成员快乐工作、幸福生活。

八、深化社会体制改革,增强社会建设动力

32.强化政府社会建设职能。加快服务型政府建设,推动各级政府加大对社会建设领域的人力、物力、财力投入。深入推进政企、政资、政事、政府与市场中介组织分开,加大向社会简政放权力度。制订并公布各级政府年度转移社会服务与管理事项目录,依法将行业管理与协调、社会微观事务服务与管理、技术和市场服务等职能转移给具有资质条件的社会组织。坚持公开、公平、透明、择优,建立健全政府购买社会服务制度,重点在公益服务类、工商经济类、学术联谊类、咨询经纪类、鉴证评估类、公证仲裁类社会组织率先开展政府购买社会服务。在慈善、教育、养老、扶幼、助残、社区矫正、心理调适等领域率先引入专业社工服务。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进一步减少行政审批数量,建立行政审批动态评估、管理和调整制度,对市场机制能够有效调节、社会组织能够自律管理、通过质量认证和事后监管等能够达到管理目标的事项,不再实行审批管理。推行并联审批、网上审批。

(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