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理论研究
理论研究
“司法公正为人民”理论宣传学习系列之一百九十八
时间:2013-03-18  作者:  新闻来源: 【字号: |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学习读本

 

(接上)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体系

马克思主义是不断发展着的理论,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从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的角度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有着深厚的理论基础。它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运用和发展,是对毛泽东同志关于社会主义建设思想成果的继承和创新,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体系。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遵循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的基础上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粮本指导思想,是我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行动指南和强大思想武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持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邓小平同志说过,我们搞改革开放没有丢老祖宗,老祖宗不能丢。江泽民同志强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任何时候都要坚持,否则我们的事业就会因为没有正确的理论基础和思想灵魂而迷失方向,就会归于失败。胡锦涛同志指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我们正确认识和运用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锐利思想武器,任何时候都必须坚持。

科学社会主义的奠基人马克思、恩格斯创立了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以此考察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揭示了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必然趋势、现实道路和主体力量,使社会主义由空想变成科学。列宁把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运用于俄国实际,领导十月革命取得了胜利,使社会主义由理论变成现实,取得了重要成果。随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社会主义从一国到多国的发展,包括中国在内的一大批国家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社会主义的预测和探索,也经受了社会主义曲折历史的检验、筛选和提炼,并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形成了社会主义共同遵循的基本原则。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运用科学社会主义解决中国实际问题而形成的、真正科学和现实的社会主义理论,是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在中国的具体体现、创造性发展和理论上的升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持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坚持了共产主义的最高理想和价值追求,坚持了以工人阶级政党为领导核心,坚持了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主体地位,坚持了以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为根本任务,坚持了共同富裕的目标,坚持了以公有制和按劳分配为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坚持了以人民当家作主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坚持了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坚持了不断改革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和体制机制,坚持了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等等。这些方面体现了科学社会主义的思想精髓和本质特征,是经过历史检验并得到锤炼和丰富的理论珍品。我国改革开放30年的实践充分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持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我们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是一脉相承的,这个“脉”,就包括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

在坚持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的基础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从中国实际出发,以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问题、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创造性地提出了一系列适应时代要求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例如,社会主义本质思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思想、社会主义改革开放思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思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思想、社会主义科学发展思想、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思想、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思想、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思想、社会主义和平发展思想、社会主义执政党建设思想,等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与时俱进的,这个“进”,就是通过这一系列新的思想观点赋予马克思主义新的时代内涵,使社会主义真正获得了生机和活力。

总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又具有鲜明的实践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既破除了对马克思主义的教条式理解,又抵制了抛弃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错误主张;既继承了前人,又创新了内容,开拓了马克思主义新境界,是深深扎根于中国大地、符合中国实际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

(待续)